全市事業單位基本為聘用制,部分單位已提前參加社保。6月30日,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就7月1日起實施的《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》)接受了記者采訪,并介紹了我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情況。
7月1日起,我國首部系統規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規《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》正式實施。該《條例》規定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公開招聘,打破鐵飯碗。“其實重慶的事業崗位已不是‘鐵飯碗’。”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我市從2003年開始探索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,2006年啟動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公開招聘制度,逐步破除原有的身份終身制,全面推行簽訂聘用合同。所有實行聘用合同制的事業單位,在人員聘用過程中,都逐漸采取按需設崗、競爭上崗、按崗聘用,實行公開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則和考試、考核的辦法,規范聘用行為。
據了解,截止2013年底,全市共有約1.6萬個事業單位,事業單位人員有48萬多人,全市99.6%的事業單位實行了聘用合同制度,聘用合同簽訂率達到98.6%。2006年,我市啟動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公開招聘制度以來,共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近12萬人。
“《條例》要求事業單位人員參保,再次從法律層面發出信號,事業單位醫療和養老保險‘并軌’已箭在弦上。”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透露,在這方面我市很早就開展了探索,從1996年開始頒布相關文件,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購買社會養老保險。2008年頒布了《市屬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社會養老保險試行意見》,對于相關的事業單位人員如何參保、繳費情況、待遇享受等方面做了明確規定。